第三百九十九章 出手操控百花奖_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
顶点小说 > 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> 第三百九十九章 出手操控百花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九十九章 出手操控百花奖

  燕京,忠南海。

  果然像之前说的一样,于今年五月对外开放了。

  登记取票的参观方式,和后世一些博物馆的进门方式一样便捷。

  回到燕京的当天,王扶林、黄永钰、王世襄刚下飞机,直接就被一辆车接了进去。

  初来乍到,三个人都做到了即紧张又放松。

  紧张的是目前瞧见的人物和地点。

  放松的是总算将5万元的美金,交到了组织的手里。

  “这就是你们刊登在《纽约邮报》的广告?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?”

  一间临近荷塘的小会客厅里,旅游局的卢旭章接见了访美归来的三位同志。

  看着手里的一份报纸,卢旭章真没瞧出什么“令群众们奔走相告”的充要条件。

  “您得把它立起来瞧,”

  黄永钰示范道:“冲着光,才能看见绝妙之处。”

  “噢,”

  卢旭章终于见到了庐山本山:“原来得这么看……有意思,别说,老外还真就喜欢这套。”

  “不止是老外,”王扶林在一旁笑道:“我们几个瞧着也挺有意思的。”

  “没错,我也感觉很有趣。”

  这三位都是和卢局长在听鹂馆吃过饭的同志。

  再次见面,倒省去了不少环节。

  这一会除了来上交战利品、还要汇报工作。

  “不错,”卢旭章翻看着一份份圈出重点的报纸:“看来你们这次在纽约的动静不小啊。”

  “这是在现场拍摄的照片,”王扶林一样一样的呈上:

  “广告节获奖现场、报纸被抢购的照片、唐人街中餐馆的前后对比照片、商场自行车销售现场的前后对比图……每一项我们都做了记录拍照。”

  江山虽不是贪功之辈,但也从不藏着掖着。

  “非常好,”卢旭章点点头:“这样的照片很有新闻价值,你们电视台有没有专项报导的计划?”

  “有,”王扶林很肯定的点点头:

  “目前已经可以确定的是,有关纽约广告节的获奖报导,将很快出现的新闻联播的时段里。”

  “很好,”卢旭章感觉此举甚好:

  “同志们在外面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,作为大后方,我们必须要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重点表扬。”

  “您放心,除了我们电视台,”王扶林:“还有很多报社也在联系我们。”

  “总之,这个事你们新闻单位必须好好报导一下。”

  “我们台领导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
  “得给人民树立一些信心,”卢旭章强调:“不光国外有咱们值得学习的先进技术,咱们也有令国外刮目相看的时候。”

  “您说的没错,”黄永钰笑道:“在纽约广告节上,江山的广告作品就被当成模范作业全场点评了。”

  “是么?”

  “可不,”王世襄接着汇报:“来自世界各地的广告公司,都在底下拿個小本子记录呢。”

  “您都没瞧见,”王扶林:“当时可把我们骄傲坏了,一个个挺直了腰杆坐在会馆里。”

  黄永钰:“别提有多自豪了!”

  “说的我都想去现场看看了,”卢旭章是真向往啊。

  “另外,这笔钱……”卢局按了按桌上的美金:“小江真说了要全部上交,不是全部兑换?”

  “我这有他的一封信,”黄永钰边动手边说话:“您看了以后就明白了。”

  一封洋洋洒洒的漂亮话,看的卢旭章连连点头。

  “说起来,我们局给江山的礼物,也不知道准备的怎么样了?”

  “您还给他准备礼物了?”黄永钰好奇道:“什么礼物?”

  卢旭章微微一笑。

  如果连黄永钰都不知道的话,看来他之前交代下去的事,还真的执行的很好。

  “说起来你们也不是外人,”卢旭章起身挥了挥手:“干脆,我们一块过去瞧瞧准备到哪一步了。”

  听卢局这么一说,黄永钰、王世襄、王扶林更好奇了。

  这卢局究竟给江山准备了一份什么样的礼物,这么还一步一步的。

  ……

  好奇了没一会,当发现载着自己的小汽车开进故宫的时候,三个人的好奇心更是好的没边了。

  “组织上不会给小江预备了一个古董吧?”黄永钰凑在了王世襄的耳朵旁。

  “还真没准,”王世襄:“那可是五万美金,不得补贴点硬货呀。”

  “按说不应该呀,”王扶林坐在王世襄的另一边:“听卢局刚刚那意思,在咱们付款之前,他就已经着手准备了。”

  “对呀,”黄永钰也想起来了:“还说什么一步两步的。”

  三个人怀揣着同一份好奇心,走进故博文物研究所。

  直到这时,三位才看见了卢局长口中的礼物。

  原先放置着《清明上河图》的那张长条桌案,已经换成了一幅展卷半幅的《八十七神仙卷》。

  而原先为故博临摹复制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冯忠莲老师,正坐在桌前一丝不苟的练习临摹《八十七神仙卷》。

  “怎么样?”双手背后的卢旭章看着眼前的进展,不由皱起了眉:“距离完成大约还要多久?”

  “这还真不好说,”

  朱家溍在二位老友夺目的直视下,毫不畏惧的介绍道:

  “相比5米3长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3米不到的《八十七神仙卷》的复制难度要小很多。

  这个难度针对的不止是长度,整个画面的构图也有决定性。”

  “你们估计要花多长时间?”

  “这幅纯白描的绢本长卷,顺利的话一年左右就能完成,”

  这会说话的是临摹大师冯忠莲:“要想做到分毫不差,这是最基本的用时了。”

  “《清明上河图》你们复制了多长时间。”

  “前后用时共计20年。”

  “多久?”

  “《清明上河图》的临摹绘制时间不是连贯性的,”朱家溍在一旁解释:

  “中间由于情况特殊,研究所关停了10年之久,直到76年才重新恢复工作。”

  “不容易啊,同志们辛苦了,”

  大家的时间线出奇的一致,卢旭章当然一点就明。

  缓缓踱步在摹画与摹章的同志之间,卢旭章明显被这些身手不凡、但甘于幕后的大师感动了:

  “古卷青灯,是你们的默默坚持,保障了中华古文化的传衍保护工作。

  今后如果有什么需要,伱们可以让领导直接向我提出申请。

  一年之后,局里也会专门为你们组织一次旅游出行的机会。”

  80年代初,故博也是旅游局的分管单位。

  即便在日后,故博也是直属旅游部的公益类事业单位。

  原本听见“古卷青灯”这一准确定位后,参与临摹的几位老师,已经眼含触动的看向了面前的大领导。

  之后再一听从未出现过的单位福利,两位老师当即向上级单位表示:

  “局长放心,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完成的工作。我们向您保证,一定分毫不差的完成《八十七神仙卷》复制任务。”

  直到看着卢局长乘车而去,王世襄还是有点不可置信:“这幅画真是为江山专门复制的?”

  “你小声一点,”

  朱家溍左右看了看:“别给外人听见了。”

  “你不说这茬我还想不起来呢,”

  王世襄和黄永钰,一边一个把朱家溍架到了一个死角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19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dd1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